爲什麽收納沒有用?小心掉進這4個收納誤區!

前陣子關注了Netflix上兩個關於整理收納的節目: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和 Home Edit。節目的主旨同是幫助因家中雜物太多,導致生活停滯不前的煩惱主人整理和收納。

兩個節目的風格和流程完全不同:Home Edit 不讓主人在現場參與,由工作人員在時間壓力下發揮收納專長。Tidying Up 則是用感性的方式讓客戶連結自己的物品,並以Marie Kondo獨創的怦然心動法讓客戶自行決定物品的去留。

但最後的結論是一樣的:他們的家變得煥然一新。節目尾聲,主角接受訪問(通常會邊説邊哭),對自己家裏的改頭換面感到很滿意,人生也得到了新的意義。

老實説,看這種節目純粹只能達到娛樂的效果。對於想自己在家做收納整理的我,並沒有任何實質幫助。至少我從中得到的收穫只限於小小的技術層面:原來衣服能竪起來放,鍋子盤子能這樣叠,僅此而已。

整齊的衣櫃

過去的我非常喜歡逛‘收納區’。總愛在商場、賣場、百貨裏的收納藍/箱/盒的區域流連忘返,被他們漂亮的外觀和各種風格所吸引。似乎只要買下它們就能解決我家裏所有的雜亂問題。

然而我卻發覺,這些收納容器時常是被我買回家之後,卻不知道要用來裝什麽。

而我的房子經過無數次收納,仍得不到令我滿意的效果。一直到近幾年,我才領悟到收納容器和收納術對我沒有用的原因:

收納誤區 1:沒有思考便開始行動

從前總以為收納是個體力活,後來才覺悟,要稱它為 ‘腦力活’ 一點都不為過。

從社群網站上看到漂亮的圖片,就以為自己也能將房子收成跟圖片上一樣。便一時衝動,把所有物品倒出來開始整理。

然而,由於沒有事先規劃,收了一半覺得沒意思,便半途而廢,還把已經倒出來的物品隨便塞到看不見的地方,眼不見為淨。

收納誤區 2:只追求表面乾净,把不想看見的東西藏起來

因爲種種原因不想處理的雜物,用美觀的箱子把它們裝起來,放在儲藏室的角落,然後就把它們淡忘了。可是家裏的空間卻沒有變得更寬敞。等到哪天突然想到要找什麽,又翻箱倒櫃,還不一定找得到。

或者爲了打造 ‘極簡風厨房’, 把所有餐具、調料、小家電等全部藏進櫃子裏。但卻因爲沒有分類和考慮使用的方便性,導致要使用的時候手忙脚亂到處翻找。

收納誤區 3:爲了美觀卻增加麻煩

我曾因爲在網路上看到一張很漂亮的厨房收納圖片,而買了一組漂亮的收納容器。然而每次使用時都會罵自己一次:爲什麽要多次一舉?

原本只要一開櫥櫃門就能方便拿到的調味品,現在變成打開門,把收納盒拿出來,再打開收納盒的蓋子,才能把調味品拿出來。用完了調味品,放回櫥櫃的步驟也同樣繁瑣。

可想而知,這組收納盒只用了幾天便被我打入冷宮,不再使用了。

收納誤區4:沒有養成習慣,過了一陣子便恢復原狀

花了很多時間將衣服分門別類,收納起來。卻因爲沒有養成用完即刻歸位的習慣,過不了多久,衣櫥又回到沒有整理以前的亂糟糟狀態。

於是開始責怪自己不夠自律,或是乾脆認清自己就是個messy的人,從此不再收納。

恢復原來的雜亂

解決方法:收納前請先清理和淘汰

我們再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兩個收納整理節目,你是不是發現到,節目後製都會把 ’清理‘ 和 ’淘汰’ 這個過程快轉,甚至省略掉。或許觀衆不愛看這些丟東西的小細節吧。

但不可否認的,在現實生活中的收納法則,如果不事先清理和淘汰,之後的行動便沒法順利進行,你也很容易掉進文章中所提到的四個誤區。

但要如何開始清理和淘汰呢?歡迎你繼續閲讀我以下的這篇文章:

如果你想更瞭解我,請看 關於Grace. 也歡迎你繼續瀏覽我其他的部落格文章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