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父母請注意:別讓孩子成為極簡生活的「受害者」!

從網路上看到一個關於極簡家庭的反對意見,說不贊成讓孩子接觸極簡生活。

理由是:充分體驗了物質生活,被消費主義束縛過後再成為極簡主義者的人,能更珍惜極簡生活帶來的益處。然而小朋友只是一張白紙,在沒有充分體驗物質生活的情況下就被要求學習極簡和斷捨離,對他們來説根本沒有意義。這位網友還擔心會有反效果,怕小朋友長大後變成購物狂、囤積狂。

關於極簡生活,我總認為需要先獨善其身,待悟出一些心得後再潛移默化地去影響身邊的人。年幼的孩子只能依附爸媽,沒有自主權。而極簡主義者所提倡的低物欲生活,如果强加在孩子身上,又沒有將方法拿捏好,便容易傷害孩子,甚至造成心靈的創傷。

做為一個極簡媽媽,我曾親身體驗過幾個 極簡生活能帶給孩子的好處。不過在看到這位網友的觀點之後,我也開始思考:若想將極簡主義實踐在家庭,該要注意避免哪些負面影響,以確保孩子開心快樂的長大呢?

以下三點是我認為需要特別去注意的:

1. 別讓孩子有 ‘匱乏感‘

2020年在疫情期間的跨國搬家,讓我兒子的玩具幾乎歸零,卻因封城不方便買新玩具,只能想盡辦法找樂子。 意外的是,兒子也因此經歷了一段 ‘玩具極少,想象力和創造力達到高峰’ 的美好時光(詳情請閲讀 孩子到底需要多少玩具?極簡主義者的看法是…)。若不是親眼見證,我或許永遠都不會對極簡生活產生興趣。

自從對 “擁有少量玩具能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有了親身體驗,我便時常思考如何再度營造一個能讓兒子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氛圍。不過,兒子的玩具已經越來越多,想單靠控制玩具數量來達到目的,似乎已不可能了。

同樣與控制數量有關,我聯想到另一個詞 ‘匱乏感’。文章開頭提及,那位對極簡家庭持反對意見的網友,她的意思應該是,限制物品數量會讓孩子有匱乏感,因而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同意匱乏感會帶給孩子負面影響,但我卻不認爲 ‘極簡’ 必須要和 ‘物質匱乏’ 要劃上等號

生長在消費主義的時代,孩子從媒體、網路、實體商店、甚至是同學玩伴之間,接收到各種玩具商家的誘惑,因此對玩具的渴望是無止境的。然而,除了 ‘玩具’,難道就沒有其它能滿足孩子玩樂欲望的方法嗎?

若極簡家長光是簡單粗暴地限制孩子的玩具數量,又不提供其它選擇 ,例如親子閲讀、做游戲、戶外活動等,孩子當然會感到物質匱乏。其實,與其它選項相比,買玩具反而是對大人來説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然而,極簡父母既然選擇了低物欲的生活,就必須制定一套購買玩具的規則,並且花更多心思安排活動,讓孩子的玩樂欲望得到滿足。

在孩子要求買玩具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更有耐心的去引導孩子理性看待自己的需求,並學習精挑細選。雖然對我兒子來説,每一樣玩具都是 ‘必需品’,也接受不了 ‘斷捨離’ 的深奧理念,但我覺得沒關係,不勉强,他總有一天會明白的。

2. 別失去孩子對你的信任

我小時候有一個米老鼠玩偶,它的體型很大(大約有一米高),是玩具櫃上最顯眼的一個玩偶。有一天,我媽趁著我上學把它拿去送人了,我回家後發現它不見了,還跟媽媽發脾氣,難過了好幾天。

多年之後再想起此事,或許,當時令我難過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我有多愛那個玩偶,而是我媽的擅自做主。假如她在拿去送人之前好好跟我溝通,説不定我會願意的。

有了這個深刻的經驗,兒子三歲後,我處理玩具時都會去徵得他的同意,可想而知成功率很低。老公看不下去了,便自願去整理,趁兒子不注意時將玩具送走。他説,小朋友就是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幹嘛要多此一舉提醒他。

但我總認為孩子漸漸在懂事,大人在背後偷偷把玩具送走,他們心裏一定明白的很。或許被送走的玩具正好不是最心愛的,所以懶得表達抗議。若非要等到他們忍無可忍,跟你翻臉了,心靈的傷害就難彌補了。

2020年搬家來美國之後,兒子的玩具再從頭開始累積。現在他6歲,是該讓他參與玩具的整理了。我給他灌輸了 ‘容器概念’ (空間軸概念):給他買了一個玩具櫃,告訴他這是所有玩具的家。由於空間有限,當你把全部的玩具收好,櫃子上還有空間,表示還能容納新玩具。 當玩具櫃滿了,我們不會再買一個新的收納櫃,而是你必須把已不玩的玩具整理掉,才能騰出空間給新玩具。

使用這個方法,除了養成自己收拾玩具的習慣,也學習用 ‘空間’ (而不是‘物品’)的角度處理玩具。運作初期總會遇到困難,但我覺得不用着急,多給機會讓孩子學習和練習,遲早會有成功的一天。

3. 別讓孩子誤解你

我們為了極簡生活所做的努力,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在眼裏,但如果沒有在適當的時機與孩子溝通,向他們解釋自己的理念和出發點,便很容易被孩子錯誤解讀。

當孩子成長到了學齡階段, 漸漸有機會和同學交流,就會開始注意到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生活模式,難免有比較心態。到朋友家玩,看到華麗的室內裝潢,玩具堆積成山,朋友的爸媽對買玩具有求必應。而自己家的佈置擺設相對簡單,爸媽平時不怎麽愛逛街購物,衣櫃裏的衣服也很少,平時自己如果想買玩具,也必須通過爸媽的仔細審核。

看到別人家庭在物質生活上比自己家更豐富,有了比較心態,孩子的心中難免不舒服,甚至產生自卑感。是家中經濟條件不如人嗎?是表現不好所以不能買玩具嗎?爸媽真的愛我嗎?

‘溝通’ 的主要目的是就是爲了 ‘避免誤解’。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開始時常找機會灌輸自己的價值觀和理念,告訴他們爸媽選擇極簡生活的原因,以及這種生活方式能為家人帶來的益處。這樣做除了避免誤解,也讓親子間的關係更融洽,孩子也會更有自信。

總結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極簡家庭需要特別去處理拿捏的。因為如果做不好,便很容易帶給孩子傷害,甚至是長久的創傷。我們選擇過極簡生活就是因爲瞭解它能爲我們帶來的益處,但如果在這幾個方面不注意的話,反而會失去初衷,得不償失。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