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難買早知道」:假如我是極簡新手媽……………

身邊有兩位親近的家人/好友即將迎來家中的第一個寶寶。爲她們感到高興之餘,最近我也時常回憶起幾年前,自己剛成爲新手媽媽的那段日子。

我是一位高齡媽媽,兒子出生時我已接近不惑之年。由於人生經驗豐富一些,我和先生對於育兒和教養的方式都比較有主見,且不容易受他人的影響。在孩子成長階段面臨的各種問題/挑戰,我們懂得要把眼光放長遠,不會太拘泥於眼前的枝微末節。

然而,相信不論是什麽年紀的新手爸媽,由於毫無經驗,照顧新生兒時一定是手忙脚亂的。回想起6年前兒子剛出生時,那段睡不飽又不知所措的日子,雖然辛苦卻很甜蜜,真是一段珍貴難忘的回憶。

當時的我還未接觸極簡主義,對物品所抱持的態度是:物品是用來解決問題的。在能力範圍内,購入需要的物品,解決生活上的問題,以給我們帶來便利。 換句話説,能用 ’錢‘ 解決的,都不是問題。

這個態度乍看之下蠻有道理,但我似乎把 ‘購物’ 當成解決任何問題的首選,卻忽略了有很多問題其實並不是買個什麽新物品就能解決的。如果先動動腦筋,尋找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會發現有時只需要更改一下自己現有的做事方法就能達到目的,根本不必花錢。

雖然時光無法倒流,但我還是忍不住幻想:如果6年前的我就有極簡的觀念,在育兒方面,我會有哪些做法呢?

1)理智購買新生兒用品

我是在兒子出生前2個月才從蘇州回到臺北待產,並才開始準備嬰兒用品。通常每次產檢之後,我就順便到醫院附近的嬰兒用品店逛逛。店家看到我不知從何開始的樣子,都很貼心的給我一張 checklist 清單,告訴我這些都是 ’必備品‘,一定要在生產之前準備好,才能安心迎接小寶寶的到來。雖然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但爲了省事,仍乖乖地按著清單買了不少沒必要的用品。

去一趟婦幼展,被各式各樣的嬰兒用品搞得眼花繚亂,加上推銷員的甜言蜜語,又衝動購買了一些讓人事後後悔的物品。現在回想起來還是覺得,孕婦真是有夠好騙,當初怎麽那麽容易就上當了呢?

列出幾個有代表性,花了不少冤枉錢買的產品:1)嬰兒枕頭,就是一個小墊子的中間有一個凹洞,號稱能將頭型睡得漂亮,然而兒子都因爲習慣側睡而完全用不上。2)有機棉製作的内衣,其實小朋友本來就不怕冷,根本沒有必要穿很多層。3)腰凳背帶雖然好用,但並不適合軟趴趴的新生兒,可以等小朋友再大一點,視情況看是否有需要。

如果有機會再重來一次,我一定會視自身狀況,好好研究物品的必要性,多詢問有經驗的朋友,多上網看評論,避免落入商家的購買陷阱。再説,現在買東西實在太方便了,沒有必要先買回家囤著,若僅是爲了商家促銷而買到不適用的商品,反而是浪費錢。

2)理智購買玩具

另外一項需要理智購買的,當然就是玩具了。當媽之後,特別珍惜孩子睡覺的自由時間,並懂得好好利用空擋來追劇和購物。在購物網站看到新奇的玩具,打著 ‘益智啓蒙’ 的旗號,就能讓望子成龍的媽媽們迫不及待地按下 ‘購買’ 鍵。

幫孩子買的玩具,其實很多是因爲媽媽小時候沒玩過,想趁機會過過癮。然而現在小朋友玩具的花樣五花八門,再經由網紅的介紹和大力推銷,讓人很容易一不小心就荷包失血。待孩子再長大一些,知道 ’玩具店‘ 的存在之後,每次在商場的玩具區都會有鬥智鬥勇的戲碼上演。

現在想想,若我當時就懂得 ‘容器概念’,就會更好掌控玩具的數量,並且隨時清理,而不是讓玩具無止境的來到家裏,佔據所有的生活空間。

將 ’容器概念‘ 運用在玩具上,具體的說,就是設定一個玩具收納空間(櫃子、架子或是箱子),這個玩具收納櫃的容量大小可自定,但在購買新玩具前必須確保空間足夠。當玩具越來越多,玩具收納櫃即將被填滿時,你該做的不是再去買一個收納櫃(架、箱),而是去清理不在玩的玩具,以騰出空間。

而這個概念若是早早就灌輸給孩子,在培養自己收拾玩具習慣的同時,也能讓他用 ’空間‘ (而不是物品)的出發點來看待自己的環境。

3)不超前部署衣物

孩子剛出生,除了親朋好友送禮的衣服和 ‘恩典牌’ 舊衣服,每當看到可愛漂亮的衣服也會忍不住買下來。但由於小朋友長得快,許多衣服根本沒有穿過幾次就已經穿不下了,非常可惜。

除此之外,還遇到了一些因爲算錯季節而錯失穿著機會的經驗。 舉例來説,家中長輩 ‘超前‘ 買了一件非常可愛的冬季外套,適合5個月寶寶的大小。然而由於時間沒有算準,導致季節到的時候就已經穿不下了。不但浪費資源浪費錢,也辜負了長輩的美意。

當時我們居住在季節分明的蘇州,因此如果要超前部署買衣服,還真的需要好好預測尺寸和相對應的季節,相當麻煩。而且我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小孩是用什麽速度生長,有預估錯誤的風險。後來我索性不再超前部署買衣服了,省得傷腦筋。

況且,買衣服非常容易,不論是去實體店還是網購,有需要時再去買就行了。或許會錯過換季促銷活動,但整體來説,因物盡其用讓每件衣服發揮最大價值,省下的錢更一定更多

麻煩您幫我在下方鼓掌5次,支持我的創作。謝謝!

4)拍照有節制

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對於媽媽來説都很珍貴,尤其是每個階段的里程碑(學爬、學走路、學説話)更是值得紀念。於是媽媽成爲盡責的專屬攝影師,每天花很多時間對著孩子拍呀拍,用相片和影片記錄成長, 深怕錯過了任何有意義的瞬間。

我時常覺得矛盾,雖不願錯過任何值得紀念的瞬間,但又不喜歡總是透過手機鏡頭看孩子,更不希望隔了一支手機而無法用眼神交流。該怎麽辦呢?

如果能再重來一次,我會限制自己每天用手機拍照的時間。我最近發現,有不少記憶深刻的片段(例如喂奶、哄睡、説故事時間)是刻印在心中,並沒有相片和影片做記錄的。這難道是因爲在攝影/錄影的過程中,我們下意識的覺得,反正有記錄,何必用心去感受?

就在幾天前,兒子要我講睡前故事,我很自然地就講出了 《May I Please Have a Cookie?》這本他小時侯最愛聼的故事,我想我一定講過超過100次了吧。很奇妙的是,似乎是時光隧道把我拉回到了幾年前,兒子在一歲多時我跟他說這個故事的情景。我的腦海裏清楚浮現了書中每一頁的圖畫和文字,而當時牙牙學語的兒子,對故事裏某些情節的反應和説話聲也歷歷在目,仿佛就發生在昨天。

當年沒有拍下任何對兒子説故事的影片和相片,這本書也早就送人了。但我相信這段記憶,伴隨著濃濃的愛,會永遠留在我的心裏。

5) 重視生活體驗

我時常在想,我希望孩子長大後仍擁有的童年回憶有哪些呢?我希望他記得的是與父母之間的良好互動,去游山玩水時的新奇體驗,以及和朋友玩耍的美好時光

有了這個心願,我對教養的優先順序就更清楚了。與其花時間精力去尋找購買最棒最酷的玩具,我更傾向於親子烘培、郊游旅行、接觸大自然、品嘗美食等生活體驗。雖然玩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家長可以協助孩子用不同的方式探索世界,開闊視野,同時創造美好童年回憶。

總結

以上幾點是我用極簡主義的思維來檢討當時仍是新手媽媽的我。時光雖然不能倒流,但我能從過去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在育兒/教養路上更進步。現在的我對於購買用品/衣物/玩具變得理性多了,也不會總想著拿手機隨時幫兒子拍照。接下來我會在 ‘生活體驗’ 這方面下更多功夫,讓他的視野更開闊,童年回憶更豐富。

您或許會有興趣閲讀以下文章: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