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怦然心動整理法】並不適合你
近幾年,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整理法 The KonMari Method 因 Netflix 的實境節目在美國和西方國家燃起了旋風。或許你也受到她節目的影響,就像當初讀完書的我一樣,很想親身去體會那怦然心動(spark joy) 的感覺。
我是多年前,在《怦然心動的整理魔法》這本書出版之後沒多久就讀了它,並對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 表達的理念點頭如搗蒜。
我欣賞她所提倡的,只留下自己心愛的物品,也對她的怦然心動整理方式非常感興趣。沒錯!我們得先篩掉那些不心愛的物品,之後的收納才會有意義。對這個富有創意的整理方法,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嘗試。
這些年來,我試著做過幾次怦然心動整理法來簡化自己的衣櫥,然而每次都因種種原因半途而廢,沒有貫徹到底。仔細檢討,歸咎於執行前的準備不充分,以及沒有把書中傳授的訣竅瞭解透徹。
反正我最終還是決定這個方法不適合我,並徹底放棄了。
雖然我是個失敗的案例,但這篇文章並不是要針對怦然心動整理法做批評,而是純粹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談談在執行過程中容易遇到的障礙與挑戰,與你分享,希望對你有幫助。
1)找不到怦然心動的感覺
在她的Netflix實境節目 <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 中,有一集的房屋主人就坦承自己沒有辦法與他的物品做連結,感受不到怦然心動。
或許是因為這位屋主的工作和雜事太多太忙,又或許是自己較理性的個性使然,他在整理的時候總是感覺很浮躁,就是無法讓自己沉澱下來,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物品。
我自己的經驗則是,雖然可以找到怦然心動的感覺,但我仍會再用 「理性考量」 做最終的決定,以避免誤判。例如:雖然我對某件衣服沒有感覺,但如果把它丟了,我就沒有在某某場合能穿的衣服了,所以還是將就先留下來吧。
我認為「怦然心動」這個標準或許並不適合每一個人,有人比較理智,希望用一些可衡量、可標準化的方法來做(例如,N年沒穿、不再有機會穿、不合身的衣服)。而有的人或許沒有準備好面對自己真實的內心,因此找不到怦然心動的感覺。
2)容易拖延,遲遲不開始
近藤麻理惠在她的書中提到,她把整理當作一個慶典。
「慶典」,顧名思義就是件久久才會發生一次的大事,換句話説:只要做一次整理,就能一勞永逸。只需要做一次的整理,是不是讓你感到興奮?不過,可想而知的是這個 「慶典」 是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的。
光是想到要按照規定,把所有的衣服都倒在床上,再一件一件去觸摸感受,就已讓許多人望之怯步。尤其是在節目中看到那些已住了數十年的家,主人甚至已經遺忘自己擁有的大部分物品。如此龐大的工程,得精心排出時間,並先做足心理準備才行。
若不下定決心,拿出行動力,這個整理的慶典可能就會一直被拖延著,永遠沒法進行。
或者會發生像我這樣的例子:
因為很想嘗試怦然心動法,又騰不出充裕的時間(或者只是懶惰),於是決定小規模嘗試一下,把部分衣服拿出來整理。這樣的整理法雖然也能得到少許的效果,但卻沒法享受那種一氣呵成,圓滿完成之後的脫胎換骨。
3)握在手中就能感到怦然心動嗎?
我在執行的時候常會發現,單單只把衣服握在手中是不夠的,我需要將它穿起來,看到鏡子前的自己之後,才能決定這件衣服是否讓我怦然心動。準確地說,是對穿上衣服的自己感到怦然心動。
就如在商店裏挑選衣服,有時候很喜歡穿在model身上的衣服,但在試衣間試穿時看到鏡子前的自己,呈現出的感覺根本完全不是那麽回事(反之亦然)。因此我會認為,既然要找出怦然心動的衣服,就應該把它穿上身,才能有充分的感受來幫助做決定。
這樣下來,整理的慶典不知不覺就變成了試驗穿搭的服裝秀。
尤其是穿上了不常穿的衣服,感到興奮,簡直就如喜獲新衣。然而這麽做卻偏離了原本要整理的初衷,而且穿脫衣服費時費力,到後來可能就不再想繼續整理,半途而廢。
我的想法和經驗是個失敗的例子,但我相信這絕對是個常見的錯誤。因此我認為如果你也和我一樣是個 「視覺系」 ,除了觸摸衣物,還要依視覺感受做決定,怦然心動法或許並不適合你。
4)對書本的處理方法
關於書本的處理,近藤麻理惠提到要先摸摸書本,將它喚醒之後再來感受是否怦然心動。我相信這個方法是廣受爭議的,至少我個人無法理解此做法的實質益處。
其實我認為,小説類的書籍,除了經典文學類值得反復閲讀,大部分在看到結局之後就不會再讀,因此不必保留。而非文學類的書籍,如果裏面的資訊已經過時,就沒有保留的必要性。
至於買來以後還沒有機會讀完的書,也需要大概瀏覽一下,才知道是否有留下來的必要性。
不論是為了豐富知識還是豐富心靈,擁有書本的目的都是為了給自己實質的幫助。因此我個人覺得,使用理性的方式來決定書本的去留,應會比怦然心動法更有效率?
5) 扔了再買?
這些年以來我一直以為近藤麻理惠的理念就是極簡主義,就連日本有名的極簡主義者佐佐木典士也在他的書中把她歸為同類。
直到最近1-2年才看到她在網路上特別釐清自己的理念和極簡主義不相同。根據她的説法,極簡生活注重的是用少量物品過生活,而她的理念則是生活在最愛的物品中。
仔細分析,怦然心動法的目的是為了將最心愛的物品留下,或許對某些人來説,執行之後的結果就是極簡生活,但這或許不會發生在大部分人的身上。
這也表示,即使你怦然心動成功了,也可能因爲繼續購買和堆積雜物而重蹈覆徹。畢竟在她倡導的理念中,並沒有特別提到該如何控制物質欲望。
關於這一點,我建議可以搭配山下英子在 《斷捨離》中所提倡的觀念:切斷物欲、捨棄廢物、以達到脫離物品的執念。怦然心動法可以做為 「捨棄廢物」 的方式,而在購物之前的理性思考則是練習 「切斷物欲」 的好方法。
總結
雖然我在怦然心動這方面的執行沒有成功,但有幾個近藤麻理惠建議的收納方法是我使用多年以來一直覺得很滿意的,例如摺叠衣服並豎立放在抽屜裏,以及使用漂亮的收納盒放置有紀念意義的物品。
在執行怦然心動整理法的過程中,我遇到的障礙有:傾向相信理智、拖延、整理衣櫃成了穿搭活動、無法用來處理書籍,扔了又買等等。
我相信,我遇到的這些障礙都是常見的,因此如果你正在思考要不要使用怦然心動法來整理自己的物品,建議你對上述的的問題點多關注,或許你能歸納出一套解決方案。
最後祝福你找到適合自己的整理方法,並順利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