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菜鳥」看過來!極簡路上需要避免的5個錯誤

自從對極簡主義產生興趣,開始研究實踐,一轉眼已經來到第二年。在過去的一年中,我閱讀了不少關於斷捨離的書籍,也觀看/收聽了許多極簡主義者的影片和音頻,為的就是讓自己能在極簡的路上走的更順利,避免犯錯。

這篇文章的靈感來自於一位居住在荷蘭的極簡主義者 Vera。這位漂亮的金髮女子已經過了8年的極簡生活。她在一段影片中提到了一些在極簡路上曾經犯的錯誤,並檢討正確的處理方式。你如果有興趣,可以先到本篇文章的最下方看她的影片,再來閲讀我以下提出的觀點。

在她列出的十多個錯誤當中,有幾項正好是我曾遇到過的,因此對她的影片非常有共鳴。經過一番思考,我也從我的經驗和想法中,整理出了5個在極簡路上需要避免的錯誤,希望能帶給同在極簡路上的你一些啓發和幫助。

需要避免的錯誤1:陷入錯誤的思考模式

剛開始極簡生活,會容易陷入一種 「這是極簡主義者做的事情嗎」 的思考模式。加上網路和社群媒體對於極簡生活的美化,很容易讓人誤解了極簡主義就只有 「扔」 和 「不買」,似乎只要達成這兩點就能獲得人生的快樂,卻忽視了它背後更深層的意義。因此在面對整理和購買的時候,都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做過頭,讓自己感到不適和懊悔。

使用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YouTuber Vera 的例子,她在極簡初期强烈控制購買欲,就連工作需要的攝影器材都不願意買,只將就功能性較差的老舊器材。不但使用不方便,品質效果也差强人意。直到她終於買了新器材,享受到了便利和好處,才後悔當初的堅持。

在扔東西方面,總看到有許多人會拘泥於 「擁有多少物品才算是極簡」 這個問題。從網路上看到他人分享的丟東西成果,覺得自己的成績不甚理想,難免感到氣餒。我的看法是,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與其追求一個「終極數字」,到處與人比較,倒不如多向內看,瞭解自己真實的需求和目標後再去往最適合自己的極簡方式努力

延伸閲讀:釐清對極簡生活的5個迷思

需要避免的錯誤2:不審視自己的內心

整理,是認識自己的過程。

第一次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還不懂得整理的深奧意義,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感覺。直到我做了 「一日丟一物」 超過2個月後,才開始漸漸領悟這句話的含義。

在整理過程中,我思考自己的消費習慣,對待擁有物品的態度,無法捨棄的物品及原因等等。經由一次次的內觀,我對自己的瞭解更深,也更有動力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整理對於心靈層面的影響,也瞭解了極簡並不是目標,而是一個過程

有些人以為極簡生活就是扔東西,扔完以後就能找到快樂,然而照做了之後卻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成果。那是因為誤把極簡當成了目標,卻不理解它只是一個帶你通往自己目標的道路。假使你原本就隨波逐流,又不願意在極簡的過程中去瞭解自己,那你可能永遠都無法瞭解極簡生活對你的真正意義。

延伸閱讀:《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從對待物品的方式了解自己的人生態度

需要避免的錯誤3:幫物品找 「留下來」 的理由

在決定物品的去留時,內心時常會有 「捨不得」,「太可惜」,「好浪費」 這樣的想法。

即使已不再需要,仍然想著未來某天會用到的可能性。尤其是對於花了比較高價錢買回來的物品,更是不喜歡浪費錢的感覺。這就像是極簡和節儉之間的拔河比賽,你想增加空間,卻覺得把物品捨棄很可惜,於是拼命幫物品找留下來的藉口:這件衣服可以在家穿,那件物品可以在某某場合用到。

與其一直想著物品,倒不如將焦點轉移到你的空間,想想整理完畢之後就能擁有更寬敞的空間、更舒適的生活。這就是山下英子在 《斷捨離》書中提倡的,以空間軸的思考模式來決定物品的去留

延伸閲讀:捨不掉,怎麽辦?3個思維模式幫助你輕鬆斷捨離!

需要避免的錯誤4:不願整理別人給的物品

家中有親友送的禮物,雖有滿滿的情意,卻不是自己需要的,該怎麽辦呢? 如果將它們捨棄掉,心中會有罪惡感,感覺辜負了親友的好意。同時也會擔心哪天他們萬一詢問起禮品的狀況,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關於這類禮物,如果是比較熟悉的親友,我建議可以事先溝通自己的需求,讓他們知道你對某些物品的看法,這樣也能幫助他們挑選適合你的禮物。相信真正瞭解你、為你好的親友並不會因這樣的事情感到不開心。

Photo by NordWood Themes on Unsplash

然而,我非常能理解不願意整理別人給的物品的心情。

由於住在美國,與遠在台灣的父母分隔兩地,因此對他們曾經給我的衣物、配飾總是很珍惜,即使許多都已經不適合,用不上了,卻還是希望睹物思人,不願意整理掉。我雖明白記憶是留在心中,而不是在物品中的道理,但要執行仍很困難。不過我目前打算對自己仁慈:既然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那就先留著吧!或許等到某天,我的修為達到一個境界,便能淡然地將這些不需要的物品給處理掉了。

需要避免的錯誤5:扔了又買

好不容易完成家中某個區域的整理,覺得很自豪,尤其是看到騰出來的空間,似乎又有了正當理由繼續買。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還是要審視自己內心的需求。丟東西是表象,重要的是在過程中瞭解自己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如果不去看物品背後隱藏的故事,丟東西就只是一種逃避的行為而已。若不改變對待物質的態度,終究會陷入買了仍、扔了再買的惡性循環。

以我自己為例,我使用的整理方法是 「一日丟一物」。這個方法讓我有較充裕的時間決定捨棄的物品,也有機會去思考自己與那件物品的關係。檢討下來,我有許多 「將就穿」 的衣服,由於看到大減價,讓我有種 「隨便買也撿到便宜」 的心態,導致沒有認真思考自己的需求,買了不適合自己的衣服。

延伸閱讀:執行 「一日丟一物」90天:你與物品的關係還好嗎?

從整理的過程中瞭解了自己的壞習慣,並想辦法改掉撿便宜的心態。我現在見到大減價的廣告和宣傳,會抱著 「沒有適合的就別買」 的心態,不會像從前那樣,覺得一定得買個什麽東西才會離開。

總結

以上是這一年以來,我領悟到在極簡路上容易犯的錯誤:陷入錯誤的思考模式、不審視自己的內心、幫物品找留下來的理由、不願整理別人給的物品、以及扔了又買。最後,放上YouTuber Vera 介紹她在極簡路上犯下的錯誤的影片,讓你比較一下我們兩組清單的相似和差別處。

除了我和Vera提出來的錯誤,你還能想到其它容易犯的錯誤嗎?

您可能會有興趣閱讀的文章:

Similar Posts